2.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(1)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理论研究方面,提出了农村中职学校“以能力为本位,以精准扶贫为导向,以精技创新为核心”的“技能应用型教育”类型定位。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:培养精于技能、勇于创新、创业和服务当地精准扶贫的专业技能型人才; 实践探索方面,建立“一核心两手段三建设四过程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,加强了教材建设、教师队伍建设,改革了教学实训教学模式,深化校企合作; (2)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引进与培养并举,完善“双师型”教学团队建设 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工并通过进修提高充实师资力量,专业教师持有操作证书的比率达到了85%以上。采取引进和鼓励参加“国培” “省培”等有力举措,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大大提高。2 个省级学科带头人,4个市级学科带头人,6个名师工作室。 课赛融通, 激发了学生学习、创业的热情和兴趣。 以“竞赛驱动,创业引领”为人才培养手段,将竞赛、创业与教学环节有机地整合为一体,形成全新的中职教学模式。教学实训采用“竞赛驱动”的手段,其核心就是将实践教学内容任务化,以竞赛为载体,打破传统实践教学中师传生受的框架,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实践,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兴趣,培养了竞争与合作意识。“创业引领”就是开设双创课堂,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培训,以湖南省黄炎培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为载体,为创新意识强,有创业激情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平台,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热情。 校企互动,实现学生、学校和企业三赢。 建立并实践了“三年不断线”的校企深层次互动合作体系,与19家企业共建合作办学关系,企业参与“生产体验—技能培训—综合实践—创业(就业)尝试”的人才培养全过程。学校解决了师资和实习场地,毕业生具备“工学交替”教育背景。企业得到人才。 |